首页 > 游戏攻略 >

尘埃3怎么漂移 尘埃3漂移详细教程

发布时间:2024-08-20 00:23:27来源:网络转载

一、尘埃3,键盘到底如何漂移

你先开油门辅助和稳定*辅助

然后勒在手刹漂移

练得差不多了关掉稳定*辅助再练

练好了关掉油门辅助这是你会感觉滑很多

但是关了油门辅助和稳定*辅助之后你能*练的漂移了

证明你已经学会尘埃的漂移了

还有不要转向过度不要长时间按手刹几乎就是点一下就行了

入弯速度不要太慢

二、《尘埃3》漂移详细调效方法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车辆调教的参数

GearRatio是齿轮比,Long,赛车的*限速度提升,Short,则加速能力提升。(如果弯道多的赛道,将齿轮比像short方向调,这样在过弯中有利于提高速度)

DownForce是赛车下压力,调到Low是牺牲转向能力增加动力,High反之,增加转向力降低动力。(这项对不同的赛车有不一样的调效方法,比如像60,70,80年代的老款车型,大家尽量保持默认,因为他们俩都头重脚轻,调不好就容易转向过大,而且在雪天、雨天时由于地面很滑,所以要适当的像LOW方向调)

Suspension是赛车悬挂,Stiff是减少抓地力,在沥青和公路路面上比较适合。Soft是将悬挂调软,在沙石和路面起伏大的赛道需要将悬挂调软。(这项跟上一个一样,对于喜欢用老款经典车型的朋友们,尽量不调,原因同上)

RideHeight赛车车身高度:High比较适合沙石路面,增加车辆稳定。Low则适合沥青和公路路面。(suv尽量调低,因为SUV的重心较高,容易在弯道时造成翻车)

BrakeBias是前轮与后轮刹车效率的比:Fornt是降低转向能力,增加刹车时的稳定*,容易转向不足,过弯时经常需要手刹来辅助一下,Rear反之,经常容易转向过度。(一般调教成前后刹车效率平衡不是指数值上的50:50),或让后轮刹多一点,但太多又易造成转弯刹车时Oversteer,所以我一般都是不调的)

Differential分速器(我的经验是尽量不调)Loose是降低转向后的加速,容易转向不足,但提高稳定*。Strong反之,增加转向后的加速度,容易转向过度,而且在加速中赛车容易打滑。

总之调校的方法是无法说清楚的,不同人有不同的操作方法,键盘、手柄、方向盘,他们的调效是不同的,对于Differential和BrakeBias,不同的赛车更是有不一样的调校方法,同一辆车不同赛道还有不同的方法,所以请大家自行尝试,而且调校非常重要,一条赛道,调校好可以让你快上2、3秒。

说完调效,我在说说怎么漂移

在尘埃3中,我看了看,主要就是U型弯道,发卡弯。那么对于新手们,怎么过这些弯道呢,下面我来说说

**:不管漂移过什么弯道,你都要掌握一个入弯角度的问题,因为你的入弯角度决定了你能否***弯,如果你的入弯角度没选好,有可能你的赛车就会冲出赛道,对于老手来说,可以用油门大小来弥补这个问题。

第二:首先,入弯点从外侧入弯,当然还要配合刹车点(刹车点这玩意要靠自己琢磨),入弯的速度可以稍快(大概100出头),因为进入甩尾状态时车会失去很多速度。那么如何进入甩尾状态,方法有多种,**种就是利用刹车,就是在高速入弯时猛踩刹车并同时猛打方向,在土质地面、雨天及雪地时很容易甩尾的。第二种就是拉手刹,这是比较容易的方法,入弯时拉拉手刹,车屁股就过去了,要注意的是拉手刹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头,否则就要~~~不是撞墙就是掉进悬崖,进入甩尾状态后,如果觉得速度过快,可以适当松油门和踩刹车,刹车要轻点,否则杯具同上。说下对甩尾的控制,甩尾后,要往弯道方向的反方向打盘,否则车会原地360,*后你就大脚油门吧。

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太过迷信漂移,有的情况下,普通过弯要比漂移快(老鸟可以无视)

三、《尘埃3》漂移刷分心得

首先是各种设备的键位设置
键盘:建议将油门和方向设置在小键盘上,手刹设置为空格,刹车为tab,升降档位A和Z,这种键位是*适合漂移的操作的,而且不会在操作中产生键位冲突。键盘还需要在按键设置中将转向补偿一项调到-3.
方向盘:如果是大角度盘子,调到小角度,240度到270度均可,将升降档位设在拨片上,手刹设在档杆上,这样也是为了便于漂移从操作。按键设置中转向补偿0,死区均调0,饱和度全部100。力回馈的三项设置,**项20,第二项60或70,第三项0。方向盘驱动中设置为油门刹车踏板分离轴,总体力度100,减震力度弹力力度都是0,中心弹力关闭,勾选允许游戏调整设置。
手柄:完全无禁忌,怎么舒服怎么调。

其次是车辆的调校设置
柏油路面,变速箱往加速方向调一格,悬挂调到*硬,车高不变,差速器调*紧,刹车不变。
沙石以及雪地路面,变速箱同上,悬挂调*软,车高低一格,差速器刹车同上。

辅助选项的设置
辅助全关,用手动挡,不要说不习惯,我依旧有名言——习惯就是用来改的,改了习惯,你就是漂移帝!

然后是**重要的漂移行车路线
漂移的时候,大部分情况是需要遵守外内外的行车路线,既外侧入弯,弯心贴内,出弯靠外。但在一些连贯弯道处,要根据弯道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要用*长漂移距离的路线来行车,甚至出弯了以后可以再甩向反方向延长漂移距离来刷分,直线上也要尽可能左右摆动来增加分数。有一个很形象的对与漂移行车路线的形容——走各种对角线!

手刹的使用
手刹是漂移车手的第二生命,不要迷信头文字D那所谓的用手刹就不是漂移,现在的拉力赛还有D1GP漂移赛,手刹是必不可少的。入弯要通过手刹来使车辆打横,进入了滑行状态以后,依然需要靠手刹来调整行车路线,漂移角度,漂移距离等等。相信我,要想做出好的漂移,手刹必不可少。

油门和刹车很简单,漂移中油门踩到底就行了,掌握手刹的正确用法之后刹车可以不用。

掌握了这些理论,剩下的就是拼命的练习了,只有多练才是成为高手之路。

四、尘埃3怎么玩

新手玩家操作攻略

尘埃3操作,键盘*无非就上下左右方向键,空格刹车,加上F1、F2、F3、F12,调控闪电回放。

如果是刚玩了新手难度,然后进中等很难适应,因为新手的辅助是非常多的,类似于**飞车,猛打方向车都不会飞的那种,中等就有点尘埃2的味道了。

1.你说轻按会漂移,首先车有很大因素,比如刚开始用标志207,把齿轮比下压力全部调成中等就OK了,而那架80年代的欧宝,刚开始真让人疯掉,打转向就回不来,这证明车本身就是一大因素。

2.赛道.沙地我感觉*好开,柏油路也不错,雪地*恶心,而在柏油路几乎是飘不了的,沙地漂移很理想,所以你说漂移要看好路况。

3.高速过弯,反向控制不好**飘,尘埃除了你想漂移,不然都要低速过弯。

4.赛车调节,这个影响也非常大复制一下给你看Gear Ratio是齿轮比,Long,赛车的.*限速度提升,Short,则加速能力提升。(如果弯道多的赛道,将齿轮比像short方向调,这样在过弯中有利于提高速度)。

DownForce是赛车下压力,调到Low是牺牲转向能力增加动力,High反之,增加转向力降低动力。(这项对不同的赛车有不一样的调效方法,比如像60,70,80年代的老款车型,大家尽量保持默认,因为他们俩都头重脚轻,调不好就容易转向过大,而且在雪天、雨天时由于地面很滑,所以要适当的像LOW方向调)

Suspension是赛车悬挂,Stiff是减少抓地力,在沥青和公路路面上比较适合。Soft是将悬挂调软,在沙石和路面起伏大的赛道需要将悬挂调软。(这项跟上一个一样,对于喜欢用老款经典车型的朋友们,尽量不调,原因同上)。

Ride Height赛车车身高度:High比较适合沙石路面,增加车辆稳定。Low则适合沥青和公路路面。(suv尽量调低,因为SUV的重心较高,容易在弯道时造成翻车)。

Brake Bias是前轮与后轮刹车效率的比:Fornt是降低转向能力,增加刹车时的稳定*,容易转向不足,过弯时经常需要手刹来辅助一下,Rear反之,经常容易转向过度。(一般调教成前后刹车效率平衡不是指数值上的50:50),或让后轮刹多一点,但太多又易造成转弯刹车时Oversteer,所以我一般都是不调的)。

Differential分速器(我的经验是尽量不调)Loose是降低转向后的加速,容易转向不足,但提高稳定*。Strong反之,增加转向后的加速度,容易转向过度,而且在加速中赛车容易打滑。

五、尘埃3漂移方法教学

尘埃3怎么漂移是很多小伙伴想知道的,今天深空小编就来带大家一起看看尘埃3漂移的玩法技巧,感兴趣的玩家快来和深空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尘埃3漂移方法教学

根据路况的优劣,对赛车的操控应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一、方向+油门(直路或非常缓的弯路)

二、纯控制方向(一般小弯路,只需松油门即可,不用踩刹车。)

三、方向+脚刹+油门(中等弯路,三者要配合好。

我的漂移技巧:

1.入弯前先松油门适当降速。

2.由外向内切弯,一定要找准切弯点,早了或晚了都不行。

3.根据车速适当踩脚刹(如果车速不太快也可不踩)。

4.根据车头方向适当回舵,保持车头一直在*佳路线上。

5.随着出弯逐渐踩油门提速。这一系列操作是一气呵成的,需要多练习。)

四、方向+手刹+油门(急弯或发卡弯,操作跟上面一样,只不过把脚刹换成手刹,因为手刹的漂移效果更明显,切记速度一定要慢。)

以上四种操控就是应对不同程度的弯路的。但无论如何操控,目的都是让赛车平顺和线*的过弯,尽量不损失车速,并保持赛车在*佳路线上。所以能不踩刹车就不踩刹车,尽量用油门控制车速(车速不快时,有时不用漂移过弯反而更快)。因为我们的*终目标是更快的到达终点。

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