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攻略 >

兰陵王 兰陵王尸骨面部复原

发布时间:2024-08-21 04:23:24来源:网络转载

一、兰陵王的历史

陵王名为高长恭(约541年―573年),一名高孝瓘,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

《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

《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美类妇人”。可见,兰陵王的美确是不容置疑、超凡脱俗的。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在洛阳之战后,北齐后主高纬曾问高长恭说:“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

后主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唱的《兰陵王入阵曲》,开始猜忌他会谋反。

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

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面具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哪里不平哪有兰陵王,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后放弃营帐撤退。

这场战役是高长恭*受注目的战役。根据《北齐书》的记载,士兵们为了这场战役而歌诵他,后来就变成**的《兰陵王入阵曲》。同年十二月,他被任命为尚书令。

他后来历任司州、青州与瀛州的地方首长。武平元年(570年)七月,被任命为为录尚书事。武平二年(571年)二月担任太尉。

同年三月,与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联合进攻跷谷,抵御北周宇文宪的**。五月,段韶包围定阳城,而北周汾州刺史杨敷坚守住城池,段韶久攻不下。

段韶病倒之后,由高长恭接替统领全军,他成功的利用伏兵击败了从城中撤退的杨敷军队。

武平三年(572年)八月,他被任命为大司马,武平四年(573年)四月担任太保。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

在洛阳之战后,北齐后主高纬曾问高长恭说:“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

后主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唱的《兰陵王入阵曲》,开始猜忌他会谋反。

定阳之战时,高长恭代替段韶的职务统率军队,但是常常收取贿赂,累积**,属下尉相愿问他:“您既然受到**的委托,为什么要如此贪心呢?”

高长恭没有回答,尉相愿继续问:“是不是因为邙山之战大胜,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长恭说是的。

尉相愿说:“如果朝廷真的对您有所妒忌,这件事情更容易被当成是罪名,不能避祸反而更快招来祸害。”高长恭流泪屈膝问尉相愿解决的方法。

尉相愿说:“您之前已经立下战功,这次依然打胜仗,声望太大,*好之后都装病在家,别再管**的政事。”高长恭同意他的说法,可惜没有办法成功退出。

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北齐后主高纬派遣使者徐之范送*酒给高长恭,高长恭跟妻子郑氏说:“我对**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要赐我*酒?”

妻子回说:“为什么不亲自当面去跟皇帝解释呢?”高长恭说:“皇帝怎么可能会见我?”之后就饮酒而死。妻子郑氏则进入佛门。追赠太尉,谥号武王。

扩展资料

高长恭在军事上的成就在于他参与了北齐后期与北周的历次大战,并数次击退北周进攻。河清二年(563年),北周大将杨忠联合突厥自恒州而下攻打北齐,突入晋阳(今山西太原),晋阳为北齐北方军事重镇,高长恭亲自参与了击退北周和突厥军队的作战,奋力将北周大将杨忠击退。

次年十二月,邙山之战时,北周攻打洛阳,武成帝高湛派兰陵王高长恭与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前往洛阳救援,高长恭带领五百名骑兵冲进北周军队的包围圈,到了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后放弃营帐逃走。

从邙山到谷水的三十里间的川泽之地,都是北周丢弃的兵器辎重。根据《北齐书》的记载,这次战役后,高长恭开始声名远扬,士兵们为此作曲讴歌他,即后来**的《兰陵王入阵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长恭

二、历史上的兰陵王简介

自古以来,就有“红颜薄命”一说,意思是**长得太漂亮总是经历坎坷,*终身世悲凉。男人如果长得太漂亮,也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以前本人写过的前燕的慕容冲,就是因为长得太漂亮被苻坚强纳为娈童,*终造成了悲剧*的人生,历史上还有一位长相漂亮却“蓝颜薄命”的可怜男子,他就是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

兰陵王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高欢死后,长子高澄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的儿子,老四就是变成千古传说的兰陵王。

兰陵王长得很漂亮。史载他长得“貌柔心壮”。虽然他与“目有精光,长头高颧,齿白如玉”的祖父高欢和“神情俊*”的父亲高澄相比,在那个时代缺乏一种必要的“英武之气”,但是从现代人的眼光看过去,他**是个皮肤白皙、眉清目秀、颇有“中*”之美的“花样美男”。如果他生在现代,那英俊帅气、高贵多金的兰陵王定会大放光彩,身边粉丝成堆,前程定不可限量。可是他偏偏生在那样一个**残忍的年代,他的美丽容貌不但没有给他*****,反而带来无穷的烦恼。你想啊,在残酷的战场上拼杀的兵士大多崇尚威猛高大、满脸戾气的将领,在一堆面容沧桑、灰头土脸的将士之间突然出现了一个“小白脸”,即使他作战再勇敢也不能让手下的将士和敌人信服。因此,我猜,他没少为自己俊秀的相貌生气,只恨爹娘长得太标致,为何不把他生得丑一些。

兰陵王打仗很勇敢。史载,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记载说他“有胆勇,善战斗”,还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吓敌人,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让敌人看不到他真实的面孔。战场上的一次次英勇行为证明,他的骁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光靠威吓,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狰狞的面具,只是为他的神勇**增添了一抹传奇的光环罢了。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的“邙山大战”。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掉下**手数百名,前来接应。很快周军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著面具边跳边歌。

此后,有人说戴着面具跳舞的做法来自于兰陵王一役,此曲还被传入**,受到了**人的喜爱。

兰陵王为人很低调。他曾经担任过司州牧、青州、瀛州二州刺史,洛阳一役后他被封为尚书令。后被封为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虽地位显赫,但是兰陵王却一直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来杀身之祸。为了不引起皇帝的猜忌,他故意破坏自己良好的形象,让自己变成一个贪财的人。兰陵王在位时,收受了不少贿赂,搞得老百姓都说三道四。有属下问他:“王既然俸禄那麽高,何必如此贪?”长恭不语。属下继续说:“您是不是因为怕自己功劳高,被主上忌讳,故意给自己抹点污垢?”长恭说:“是的。”属下叹了一口气,说:“朝廷如果猜忌王,这正好给他留了一条辫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祸。”长恭泪下,跪膝,请他给个安身的法子。属下给出主意:“王威名太重,*好在家养病,别干预政事了。”于是兰陵王经常装病,打算以此低调行为躲过灾祸。

兰陵王被*杀之前,命人把家里的千金**全部烧掉。也许他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只是想以这种方式给自己清白的人生抹上一些污点,避免引起皇帝的忌恨吧。

三、兰陵王的故事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王朝宗室将领,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高长恭功高盖主,胡太后怕他夺了自己儿子的帝位,就以皇帝的名义,将一个叫张香香的妃子赐给他,目的是刺杀他。张香香天姿国色,使尽百般手段,高长恭却格守君臣之礼,不为所动。

半年过去,她不仅没有刺杀高长恭,反而被他忠心报国的行动所感动,讲出了胡太后的阴谋。胡太后大怒,要招回张香香加以**。高长恭却在这一过程中爱上了这位美丽善良的女子,真的收她为妾了。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高长恭在军事上的成就在于他参与了北齐后期与北周的历次大战,并数次击退北周进攻。河清二年(563年),北周大将杨忠联合突厥自恒州而下攻打北齐,突入晋阳(今山西太原),晋阳为北齐北方军事重镇,高长恭亲自参与了击退北周和突厥军队的作战,奋力将北周大将杨忠击退。

后世纪念

兰陵王墓位于今磁县城南5公里处,墓冢高大,周围建有透花围墙,墓地建有碑亭。1920年,当地村民在修公路时取土时,挖出了《兰陵王高肃碑》。

碑额篆阳文四行十六字:“齐故假黄钺右师右慰公兰陵忠武王碑”。碑文真实记载了兰陵王高肃的生平经历和立碑年份。字迹虽然驳落黯淡,但仍不失遒劲、古朴,因其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被称为北碑**品。1988年,兰陵王碑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陵王

本文链接:http://www.tiefuzhen.com/game/202408/10500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