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攻略 >

摄像头致盲则完蛋 余承东 坚持激光雷达 (摄像头 致盲)

发布时间:2024-09-29 07:32:19来源:网络转载

9月28日更新:今日上午,华为余承东和知名主持人马东举行了访谈,在谈到华为乾崑智驾ADS3.0的时候,马东抛出了一个问题,也就是激光雷达是否必要。

余承东表示,坚持用激光雷达,是因为激光雷达的安全性。他指出,只用摄像头方案而没有激光雷达方案的,摄像头致盲就完蛋了,有些东西,摄像头是没办法的,摄像头有极限。包括毫米波雷达,车厂都应该用,因为在雨天大雾天,摄像头不好用。

余承东还表示,鸿蒙智行ADS3.0把车位到车位的功能加强了。华为ADS3.0加了一个保底,万一AI出错了,我们的安全底线判断不能走,那么会根据安全底线来,ADS3.0现在还不是L3,是按照L3的标准去进行设计的,因为现在国家还在制定L3相关的标准。

余承东所说的保底,其实就是本能安全网络。华为的ADS3.0GOD感知神经网络拥有两张网络,一张是PDP决策神经网络,另外一张则是本能安全网络。端到端的上限非常高,但下限也会被拉低,因此需要一个兜底的存在。

余承东对激光雷达的重视,也反映了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战略。华为认为,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为车辆提供更准确的环境感知和更安全的决策能力。

近年来,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迅速。随着激光雷达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在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中采用激光雷达。相信在未来,激光雷达将成为自动驾驶系统中的标配,为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坚信余承东?从“1314公里0接管”聊取消方向盘离手检测

华为的高管中,谁的战斗力最强?

应该是余承东!

产品层面,他能带出所谓的圣无线、神终端;营销层面,他更是行业顶流,一个人的流量能顶大多数公司的品宣部,就连过年期间都能引起轰动。

不久前,余承东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驾驶问界M9从安徽到深圳,全程1314公里智能驾驶,无接管、零接管。

这显然是智能驾驶领域的标志性事件,那么这个瓜该怎么吃呢?

1、这个事儿为何引人关注?

根据余承东的微博内容,我们来捋一下这个事儿的基本情况。

首先,全程1314公里,这个距离不算短,普通人用车,一般不会一次性开这么远。

其次,全程零接管,中间包括高速路段和普通城市道路。

当然,这是余承东自己说的,并没有视频证据。

然后,余承东全程智能驾驶,“闲坐”了15个小时,但因为长时间手离方向盘,被智驾系统“罚”了两次,被迫进服务区停车,让智能驾驶恢复。

假如余承东所说为真,那么就可以证明,华为的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确是技高一筹。

其实在余承东发这次微博之前,鸿蒙智行已经向问界车主推送通知,开放“全国都能开”,部分车主第一时间内进行了测试。

其中一位车主宣称,自己从深圳到漠河4300多公里、不走高速的情况下,ADS 2.0系统依然能覆盖99%的路段。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些报道,会有这样的想法:知道华为的智能驾驶比较强,但没想到这么强。

2、全国都能开意味着什么?

2023年中国智能驾驶领域很“卷”,各大厂商比拼的是,谁开通的城市领航辅助多。

为什么要拼这个呢?

因为高速和高架路上的智能驾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没有行人、动物以及其它异形物体的干扰,突发路况也比较少,同时高速路的服务区、匝道口也是固定的。

也就是说,高速和高架,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封闭的道路系统。

但大部分的用户是在普通的城市道路上用车,路况的复杂程度提升了几个数量级,你的车前突然出现一个鬼火少年或者宠物狗,是很常见的事情,只有能HOLD住城市、乡村道路的智能驾驶,才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所以,各大厂商都在卷城市领航辅助,其实你用激光雷达还是摄像头,用高精地图还是无图模式,对消费者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他们只想要“全国都能开”。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等于说让消费者白白承担了高昂的硬件成本。

这也正是华为ADS 2.0智驾系统“全国都能开”的积极意义,如果每位鸿蒙智行的车主都能实现余承东那种智能驾驶,就相当于智能驾驶真正打破了地域限制,成为汽车日常功能的一部分。

可以这么说,智能驾驶进化到“全国都能开”这一步,才算是真正进入千家万户。

3、余承东的建议可取吗?

自己力推的车,能够实现全国都能开,这事儿值得余承东大书特书,不过他这次还是有不爽的地方。

根据余承东的说法,他因为长时间手离方向盘而被智驾系统“罚”了两次,所谓的“罚”,就是系统退出智能驾驶,过一段时间才能再次启动。

这样的设定是目前法规要求,不允许用户在驾驶过程中长时间离手,这项法规针对的是那些到处宣称自动驾驶的厂商,深层原因则是,目前监管层面并不相信所谓的自动驾驶,所以要求人类驾驶员必须介入。

但余承东认为,既然华为的ADS 2.0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全国都能开,那么这个强制性规定就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因此余承东在社交媒体上将这种现象定义为“法规滞后于技术发展”,呼吁取消离手检测功能,或者采取折中方案,当DMS(驾驶员监控系统)摄像头判定驾驶员未睡觉,就可以允许脱手。

这个建议是否可取呢?

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在短期内接近于零。

首先,余承东对法律法规的本质或许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所谓“法规滞后于技术发展”,本来就是正常现象,驾驶员不能长时间离手,这是最低要求,你可以超越,但不能没有,这跟很多行业的“国标”是一样的。

其次,取消方向盘离手检测,会导致各种弄虚作假之类的行业乱象,原因很简单,什么才是智能驾驶,什么才是全国都能用,其实并没有一个量化标准,取消方向盘离手检测,等于说给部分厂商留下了弄虚作假的空间。

一项行业法规,不会盯着少数几家头部厂商去制定,这也是基本常识。

华为能做到,不代表其它厂商能做到。 除非监管层相信绝大部分厂商都能实现自动驾驶,才有可能采纳余承东的建议。

此外,取消方向盘离手检测,还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即便按照华为目前的水平,智驾也只是能覆盖大部分的用车场景,注意,只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一次事故就有可能造成家破人亡,而这些事故,是很有可能发生在那“小部分”场景下的。

汽车与手机不同,手机死机了可以重启,还可以格式化,但人的生命没有第二次。

所以,所有过于激进的自动驾驶方面的建议,都应该批评。

4、余承东式宣传为何是一把双刃剑?

余承东这次全程零接管的体验,再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呼吁取消方向盘离手检测,也显得比较大胆。 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是好事儿,但余承东也应该注意,这种宣传方式,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回旋镖”,此前余承东就被多次击中。

2023年9月份,余承东在新款问界M7发布会上表示,有了全向防碰撞系统,问界M7想撞都难;结果到了11月份,就被网友拿着问界M5倒车时骑上比亚迪海豚车顶的图片“打脸”。

虽然出事儿的是问界M5,虽然存在客户倒车时误操作的情况,但余承东此前话说得太满,那就难免被网友嘲讽,不是说“想撞都难”吗?那这个名场面该怎么解释?

网友和潜在用户并没有兴趣去了解问界M5撞车的来龙去脉,他们只记得你真的撞车了,这是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

这次的事儿,也是一样的。

余承东驾驶问界M9全程零接管,就宣称连方向盘离手检测都没有必要了,那么无论以后问界旗下车型出了什么事故,网友都会把余承东的这段话翻出来。 这种事情多了,对品牌其实也是一种伤害。

方向盘离手检测,其实也是一种安全冗余,即便华为的智能驾驶真的全国都能开,这个功能也是必不可少。 华为家大业大牌子响,但回旋镖多了也是能杀人的。

结束语:

余承东驾驶问界M9全程零接管,这是2024年智能驾驶领域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接下来的竞争会更加白热化。借此机会也做个小调查,如果是你,你对现在的智能驾驶系统完全放心吗?评论区见~

余承东为何敢说“华为改写智驾版图”?

“在智能驾驶领域,刚刚何小鹏说,这个领域在智能泊车、智能驾驶方面,国内市场做得最好的是小鹏,但今天我们来了以后,我们要改写。”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3月1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的高层论坛上说道。

尽管余承东在说这段话的时候,带着些开玩笑的语气,但问界要竞争国内智能驾驶市场的野心,再次显露。

当然,余承东随后还说:“大家一起来卷,把更好的体验提供给消费者,良性的竞争促进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相互学习。”

这背后,是快速发展的高阶智驾。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市场L2级及以上智驾渗透率从25%上升到41%,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过去一年头部厂商高阶智驾选装率从12.82%跃升到48.73%。

显而易见,这其中也有问界的功劳。

3月,问界为M9车主推送了首次OTA升级,核心升级包括: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智驾领航辅助(CityNCA)、城区LCC Plus、代客泊车(AVP)等等。

“全国都可开”,这次真来了。

华为智驾的后来居上

就像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高层论坛演讲次序的巧合安排一样,在何小鹏之后登场的余承东,有了说出开篇那段话的机会。

而在小鹏汽车开始让高阶智驾逐渐获得用户与市场认可时,问界也站在了“小鹏的肩膀上”,完成了一次智驾认知的后来居上。

其实无论是小鹏汽车宣布推出第二品牌,让高阶智驾可以下沉到10-15万元市场,还是问界新M7在上市之后围绕智驾的标签打造,本质上都是让曾经看上去“高大上”的高阶智驾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这,带来的是显著的规模化效应和市场认知红利。

在问界新M7上市之初,车fans统计的用户标签是:事业单位、中年人、消费力强,男性用户占比达80%。 而智驾版本的选购率达到了60%。

这与我们习惯认知中选择智驾的人群,似乎截然不同。

这种改变发生的核心,在于华为成功构建了“从技术到体验”的桥梁,让用户可以抛开那些晦涩的技术名词,而通过体验直观地感受智驾的价值。

深耕ICT领域30余年的华为,或许更懂得如何为用户打造“体验”。

比如在去年撬动了市场讨论的AEB,华为让这项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专利研究的技术,第一次走到了普通用户的台前。

AEB的工作逻辑本质上很简单,即车辆识别到前方的障碍物,然后做出制动决策。但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地识别出障碍物?

华为ADS 2.0所应用的GOD网络(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技术,相比于早期“视觉+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方案对于一些“异形”障碍物识别困难的情况,GOD 1.0网络利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的融合感知能力,实现了通用障碍物的监测。

而更近一步,面对比如骑车人伸手势代表要转弯,汽车开着门代表它处于停留状态、或是树木枝条垂下随风飘荡的场景,这种需要在识别障碍物基础上进一步做出思考判断的场景,华为的GOD 2.0就可以实现,它可以类人思考,识别出这些信息所代表的含义,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预判与决策。

对于用户而言,可以直观地认知到,AEB和辅助驾驶能力的更进一步。 在尽可能减少误判的同时,又可以对更为复杂的场景做出及时的响应,像隧道内侧翻车辆,或是因走神犯困而有撞向侧护栏的风险,系统都可以做出响应和干预。

更重要的一点,华为通过技术的打通,使得泊车、AEB以及领航辅助驾驶这些原本相对独立的应用场景,得以使用共同的技术栈,使得智驾的综合成本得以降低,同时能力又大幅提升。

无图智驾,打开新想象

余承东在春节期间发了一条微博:

余承东的“买家秀”展示了HUAWEI ADS 2.0无图NCA的实际体验。

而随着问界M9最新一次OTA的推送,问界全系车型都实现了无图城市智驾的落地,这也意味着高阶智驾开始迈向一个新阶段。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公路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里程占比分别只有3.3%和2.5%。 这意味着,高速智驾的体验即便再好,也只能覆盖少数的用户使用场景,而在更为日常的城市通勤场景无法发挥价值。

但受制于高精地图的覆盖范围和更新速度,城市智驾如果选择“重高精地图”方案,会存在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和更新周期慢的挑战,最终影响其使用体验。

而随着“重感知,轻高精地图”的方案开始落地,城市高阶智驾的可用范围和应对复杂多变路况能力都会大幅提升。

这也就打开了高阶智驾新的想象空间。

更多的用户可以真正受益于技术进步,而用户使用里程和数据的积累,又可以加速智驾系统的优化与迭代;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体验的提升,也会进一步推进用户对于智驾的认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对于华为来说,通过智驾在市场实现突破后,汽车业务也会加速进入正向循环。

目前,问界新M7的交付量已经超过10万台,而问界M9的订单已经近6万台,智界S7在初期受到产能调整的影响,预计在4月也会恢复。

而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三种模式:零部件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其合作伙伴与规模都在壮大。

余承东坦言,目前智能驾驶系统的成本仍然偏高,应用于30万元以下的车型,其成本压力很大,但通过与合作伙伴的携手,赋能品牌向上,打开中高端车型市场后,就可以使华为车BU实现商业闭环和扭亏为盈。

事实上,随着问界的率先突破,余承东预计今年华为车BU就可以实现盈利,他透露:“今年前三个月智选车实现扭亏为盈了,我们的车BU接近盈亏平衡,预计4月往后就可以实现盈利,从而使业务开始正向发展。”

大公司视点

我们看到的,是华为用两年多时间走到了汽车行业的头部位置,但更深层的,是华为在ICT领域的三十余年技术、经验积累,是在激光雷达、人工智能、信息通讯、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和泛化能力。

这些能力,在汽车与消费电子深度融合的时代里,为华为开启了更多想象与机会。

如果说问界M9是华为技术能力的一次“集大成”展示,那么,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一次,豪华轿车由阿维塔12定义!

当一辆身姿优雅的阿维塔12缓缓驶向舞台中央聚光灯下的时候,所有人都沸腾了,我想,此刻走下大屏幕的梁朝伟,也许自己也没有想到。 有一天,会从一辆中国品牌自己制造的豪华轿车里走上舞台,并成为它的全球代言人。

随性的梁朝伟,一如在大屏幕上那样平和温润,谈及为什么代言的理由:“因为它很漂亮,最关键的是它的里面让我觉得它很懂我。”

“懂你”是阿维塔品牌的愿景:让一辆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一个伙伴,陪伴着主人去扮演生活的各种角色。 而正是带着这样的愿景,阿维塔成立以来,将“智驾”作为品牌的底色,从阿维塔11到阿维塔12,从锚定高端品牌的定位到中国汽车第一次定义豪华轿车,仅仅用了不到两年。 从两年前浦东的晚风,到今日深圳的星空,阿维塔12这一次以30.08万——40.08万的价格,开始肩负阿维塔新的征程。

在这个豪华车市竞争最激烈的30-40万级别市场,在这个顶流品牌BBA都相互纠缠多年难分胜负的战场上,即使“蔚小理”先入为主,即使特斯拉后来居上,纷纷从高端、先锋、科技、舒适、家用等不同路径寻找到自己的赛道——但它们,却都没有成功建立起“豪华”这个概念。

而一个成立两年的品牌,却敢于代表所有中国新能源品牌第一次向BBA旗下的5系、E级、A6正面挑战,第一次将豪华作为了自己的产品旗帜,第一次有勇气在新能源时代重新划分豪华车的新标准,第一次有机会打破百年车企缔造的豪华格局。

阿维塔的勇气,我想,不仅仅来源于梁先生的那句“懂你”,也是来源于同样乘坐阿维塔12来到舞台中央的“CHN”话事人——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董事长余承东、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来源于他们所代表的强大的企业赋能。

当朱华荣、余承东、曾毓群都不只一次的用“遥遥领先”形容阿维塔12的时候,这一次,他们将怎样的技术和制造、以及对豪华的全新理解,赋予到产品之上?对于将“新豪华”作为主要诉求的消费群体来说,阿维塔12到底从哪些方面予以了契合?当汽车产业发展百年之后,在阿维塔12之上我们会看到豪华的定义将变化到怎样一个全新维度?

智能豪华:用“人性”去定义新豪华

在这场新能源品牌与传统豪华品牌的竞争中,在这场跨越百年的时空对话里,似乎已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偏好定义——传统豪华代表奢华、尊贵;新派豪华代表科技、先锋。

要做一辆新能源豪华轿车,首先,科技和先锋是必要条件。 而在这一领域,阿维塔从来就不仅仅是“有”,而是“顶尖”,是让每一位包括梁朝伟先生在内的消费者都能感知到的“懂你”。

科技的实现,从来都需要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能力的相辅相成。 硬件方面,同阿维塔11一样,阿维塔12依然全系标配3颗激光雷达,并且全系标配15.6英寸华为智慧中控屏,35.4英寸4K一体远端屏。

毫无疑问,全系标配包含3颗激光雷达在内的全域感知硬件,是代表行业同级最高标准的硬件水平。 虽然在智能驾驶领域一直有视觉感知和激光雷达两派之争,但激光雷达成本更高无容置疑。 比如坚持只采用摄像头的特斯拉HW3.0的全套硬件成本大概在1万元,而使用激光雷达的话,硬件成本在4-7万元之间。

虽然同样都是用于环境感知,不管摄像头清晰度多高算法有多么先进,感知的信息终究是平面图像,而激光雷达则是直接对周围场景进行3D建模,探测距离更远、更精准、安全性能更高是无可置疑的。 且由于其高昂的成本,很多以“智能”为标签的汽车品牌都只装载了一颗,而阿维塔全系3颗,不仅是同级,即使在业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余承东亲自下场讲解的软件技术环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华为ADS 2.0概括起来就是九个字:看懂物、看懂路、开得好。

ADS 2.0对障碍物识别率达到99.9%,前向主动安全即使在90km/h时速驾驶时也能够紧急刹停,侧向主动安全可以识别异性障碍物主动纠偏避险,后向主动安全无论是低矮的锥桶还是高大的墙体都可以主动刹停,无论是在前向逆光行人横穿还是侧向二轮车、邻道来车还是后方180度儿童低速等日常驾驶中最容易出现事故的场景,全向防碰撞系统都能看得懂并刹得住。

虽然AVP(代客泊车辅助)、RPA(遥控泊车辅助)、APA(智能泊车辅助)三种泊车方式很多同行都有,但阿维塔12在激光雷达加持下,可以完成自动化更高、更精准、更高难度的停车。 其ADS2.0智能泊车可以支持超过160种车位类型,RPA不仅可以泊入车宽余量小于40cm(左右各20cm)的极窄车位,还可以停入机械车库。 AVP可以实现一键多楼层,跨过4层停车场找到常用车位自动泊入,如果常用车位被占,可以自动寻找空余车位。 目前,阿维塔智能泊车辅助功能累计使用已经超过265万次。

“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 ”余承东骄傲地用数据诠释着他最引以为豪的“遥遥领先”。 目前,ADS 2.0已经可以做到不确定性决策规划,通过超大规模云端训练,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是异形路口还是隧道通行,是夜间还是雨天,都可以舒心开、放心开,越开越好开。 “我家住在深圳的南山区,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要近四个小时,但是现在,我在车上回复微信、回复邮件,处理工作,都可以,全程不需要接管。 ”余承东每天的“驾驶经历”,朱华荣也同样深有感触:“我曾经驾驶阿维塔从酉阳回重庆,5个小时,一次都没有接管。 ”

从阿维塔智驾行驶里程累计突破2400万公里的驾驶数据看,高速NCA100km接管次数小于等于1次,来到ADS2.0时代,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余承东的“遥遥领先”:全国都能开,开车泊车堪比老司机。

如果说智能驾驶的顶尖能力,让阿维塔对豪华的定义有了“人性”的遐想,那么余承东讲到的Harmony OS 4定制开发的鸿蒙座舱,同样具有“人”一样的思考能力。

为什么说华为的鸿蒙座舱是将手机和车机融合得最好的智能座舱?三个原因,首先是华为手机终端用户的数量级别以及整个应用生态的丰富程度,业内无出其右;其次,鸿蒙座舱是采用零层级界面,对80%高频常见功能一眼可视,车辆状态、音乐、相册、导航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简单可控、快速上手。 最后,也是鸿蒙的杀手锏,那就是手机与车机之间的无缝流转,一碰就传,随时分享,手机应用无缝上车,从此人、车、手机之间再也没有任何障碍。

随着阿维塔12的上市,阿维塔在智能体验上又一次攀上了新高度。 而对于已经成为阿维塔用户的消费者,也不用担心“落伍”。 在过去的8个月内,随着阿维塔旗下车型技术的快速迭代,已经完成了8次OTA,更新了58项核心功能,提升了1000多项功能体验,9月底就已经为所有车主推送了鸿蒙座舱版本,升级了许多实用功能包括增加续航里程。

用“人性”去定义豪华,阿维塔12将豪华的高度交由科技的星光去丈量。那么,豪华的宽度,阿维塔12又将怎样去定义?

体验豪华:用“悦己”去定义新豪华

当阿维塔首席设计官Nader面对着自己的作品时,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能够从他有点“手足无措”的神态中,感受到他内心的激动。 这位拥有着宝马集团任职背景的全球顶尖汽车设计师,将源于传统豪华、而又超越传统豪华的设计履历赋予了阿维塔,而这一切设计哲学都遵循一种以用户为核心的独特方法论——悦己。

“做我自己喜欢的东西,走我自己喜欢的路,我觉得这样随性的生活就是一种悦己。 ”梁朝伟先生用自己从影几十年的“千面人生”书写着自己的悦己,而这样的“悦己”就是阿维塔从设计上想传递的精神——这,就是我。

“大胆自信、释放真我,个性活力”是阿维塔将智能与豪华融为一体的三个层级。 将传统豪华的优雅尊贵与未来豪华的先锋格调,两种看似矛盾的气质集于一身而又自然而然,这就是Nader带领国际化设计倾力团队打造的阿维塔12。

长宽高分别为5020/1999/1450mm,轴距3020mm,标准的中大型轿车,加上自然流动的车身线条营造出灵动又具有气场张力的侧影。 同级首创全静奢无后舷窗掀背车尾,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全视角极致造型。

超豪华环拥式感应座舱,仪表台设计仿佛羽翼,一直延伸到两侧车门;全系标配Nappa真皮方向盘,手感舒适;全系标配双50瓦手机无线超充浮岛采用源自欧洲的真木材质;类麂皮顶棚则带来柔和温暖感;首创前排全体感双零重力宇航座椅带来零压感受,并搭配3档加热通风按摩力度和5种模式按摩选择;参数化设计门板与整体内饰完美融合,并有独特的车门储物空间;搭载同级别最多的27个高保真扬声器;同级唯一行业首创量产的全天候零延迟超清电子外后视镜,将车后的视野无论白天黑夜雨天雾天,都清晰呈现在车内屏幕上;行业首创全天际智能光感变色穹顶,前风挡也可智能光感,可变面积高达1.68平方米,且支持5档亮度自适应调节、前后分区控制等功能;同级独有的上弦月Halo屏,内置颗LED灯珠,匹配多种车内外场景模式。

后排座椅下方“双能量井”脚踏下潜设计,深度约45mm,在不增加整车高度和不牺牲电池离地间隙的前提下,乘员头部空间显著增加25mm,也因此获得全舒展双一米至尊级空间,一改电动轿车坐“矮板凳”的行业短板。

传统豪车上用材质来营造的温润,恰似一杯老酒的品味感,阿维塔12它有;引领潮流用多个行业首创来打造的新鲜,宛如一杯新茶的清新感,阿维塔12它也有。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种醍醐灌顶式的,令人愉悦的冲击,是阿维塔12将美学、科技、奢华各自的辉彩交错、融汇发出的迷人光芒。

而对作为一辆汽车最底层架构——性能的解读,阿维塔12又带来了怎样的标准?

性能豪华:用“极致”去定义新豪华

如果在“人性”和“美学”层面,阿维塔12带来的是肉体和精神上的愉悦冲击,那么“速度”和“激情”,仍然是阿维塔12回归到机械本身后,所矢志不渝的释放和追求。

硬件层面,阿维塔12拥有700公里续航,3.9秒零百加速,同时搭载空气悬架与高性能CDC动态悬架阻尼控制系统,可实现毫秒级动态响应,实时监控车体与车轮上下运动速度,精准匹配最佳阻尼力,缓解颠簸路面的冲击感。

软件层面,华为iTRACK动态扭矩分配系统,通过微秒级精准实时路况感知和毫秒级扭矩实时微调,兼顾强操控与舒适性。

而阿维塔12所具备的机械素质,源于长安汽车几十年造车经验与科技制造的融合。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阿维塔是我们的高端品牌,我们将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全力支持阿维塔的健康发展。 长安有最广袤的“六国十地”全球研发布局;最完善最成熟的整车供应体系;全球最先进的在建数字化智能工厂;西部最全面、最极限、最可靠的试验中心;以及最严苛的生产质量验证标准,连续多年获得J.D. POWER自主品牌第一。 这些都是阿维塔发展的坚实后盾。 ”朱华荣在发布会上,站在“CHN”的中间,面向全球的用户,坚定地亮出长安“全力扶持”的态度。

而为了实现强大的性能、保持流线的外观设计并保证安全性和兼顾车内乘坐的大空间感,一辆纯电车型的最核心零部件,阿维塔12的电池包开创性地采用“双能量井”脚踏下潜设计,这是“CHN”第三位大佬——宁德时代,为阿维塔12 CTP定制的高性能、高安全三元锂电池布局,是从整车开发源头就深度介入、深度融合的产物。

无论是“遥遥领先”的华为、还是智造基础雄厚的长安、还是世界前沿的宁德时代,在阿维塔12上,三方都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真传”,从而打造出了最极致、能代表自身最高水平的智能汽车产品。

驾值观

汽车产业百年来的技术跃迁,豪华始终是推动技术进步的“第一性”。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唯有豪华不可辜负。 只有豪华,才能满足人们蓬勃的欲望和对新生活的渴望,才是推动汽车产业穿越周期、自我革命、不断升级的源动力。

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豪华车销量榜单上,BBA依然占据了半数以上席位,“豪华”的话语权依然在已经将奢华、尊贵印在品牌LOGO里的传统品牌手里。然而,传统和新贵之间,哪一种才能够成为豪华汽车品牌内涵演化的方向?哪个关键词才是未来豪华移动出行的核心图腾?

“千禧一代是在使用科技的环境中长大的,高科技和高触感不一定相互排斥。 ”这是老牌奢华酒店品牌丽思卡尔顿创始人霍斯特.舒尔茨对于新时代奢华调性的理解,在他看来,新时代对于豪华的诠释,恰恰是与前沿科技融为一体。

过去的豪华,需要经过百年的积淀,一代一代通过传承、打磨来铸就一个品牌的底色,这个底色与过去有关、与时光有关、与故事有关。

但是这一次,阿维塔12的出现,用独具一格的调性和极致的产品力告诉人们,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豪华,是靠硬核的技术以及对未来需求的洞察,通过超出预期的体验,顶级的配置,绝对的性能来重新定义。 这一次的豪华底色,来自于科技、来自于生态、来自于未来。

毫无疑问,百年的汽车豪华史,在技术的推动下又到了一个全新周期的转折点。 由阿维塔12开启的新豪华时代,更值得我们去翘首期待。

本文链接:http://www.tiefuzhen.com/game/202409/13518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