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枚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开创航天新时代 (中国首枚可重生的火箭)
一、卫星概况
2023年9月27日18时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实践十九号卫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要新技术试验卫星,在以下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 可重复使用
- 高微重力保障
- 高承载比
- 再入环境试验服务
该卫星的发射将显著提升我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新技术验证与预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二、卫星使命
(一)空间育种试验
实践十九号卫星将开展空间育种试验,搭载海南省、安徽省、农业农村部选送的相关植物种子。利用空间育种诱变效率高、育种周期短、有益变异多的优势,提升我国空间育种科技水平,加速种质资源创新步伐,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支撑。
(二)国产元器件、原材料验证
科研人员将充分利用可重复使用的实践十九号卫星,开展空间试验,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在轨飞行试验验证机会,推动空间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助力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三)国际合作
实践十九号卫星还搭载了泰国、巴基斯坦等5个国家申请搭载的载荷,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三、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长二丁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两级运载火箭,具备在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不同轨道要求单星、多星的能力。其7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3吨。
与以往发射返回式卫星不同,此次为满足卫星搭载空间实验设备的需求,火箭与卫星对接竖立在塔架待命后,需要在发射前48小时左右待卫星安装搭载载荷后再进行整流罩塔上扣罩的工作。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37次发射。
四、意义重大
实践十九号卫星的发射具有重大的意义:
- 提升我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率
- 降低运营成本
- 为新技术验证与预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 推动空间育种科技水平和种质资源创新
- 促进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空间应用
- 助力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 深化国际合作,助力全球科技发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将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全球科技进步和人类福祉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卫星返回式
自1974年至1996年,中国成功发射了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其中16颗按计划顺利返回,最长轨道飞行15天。 这些卫星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提供了丰富的遥感资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返回式卫星的独特微重力环境,为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平台,质量范围在1800-2100千克,工作寿命为3-15天。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开创性工作始于1966年,经过一系列技术难关的攻克,如姿态控制、防热和回收技术,1975年11月,首颗返回式卫星由长征2号火箭成功发射,运行3天后返回地球。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当时这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极具挑战性的。
1974年至2006年间,中国共进行24次返回式卫星发射,其中23颗进入轨道,22颗回收成功,显示了这项航天计划的高成功率。 返回式卫星不仅用于遥感和科学实验,还为载人飞船返回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已研制并发射了多种型号的返回式卫星,如0号至实践8号,每一代都针对不同任务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创新方面,中国首次尝试卫星留轨试验,将仪器舱转化为技术试验卫星,进行故障模式试验,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返回式卫星2号还进行了搭载科学项目,实现了卫星的多功能应用。 此外,新一代返回式卫星在卫星平台、有效载荷、热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如采用高性能电池、优化测控系统和改进的窗口热门机构。
扩展资料中国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其中最早的有东方红一号卫星。还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卫星,主要包括资源卫星、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卫星、海洋卫星等
中国太空探索在什么方面的成就?
1. 1960年2月19日,中国成功发射了首枚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标志着中国太空探索的起步。 2.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首颗返回式卫星并成功回收,从而成为全球掌握该项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3.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国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了中华民族的太空梦。 4.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载着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再次进入太空,并在完成多项实验后安全返回,展示了中国太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5.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任务中,航天员翟志刚穿着国产“飞天”舱外航天服漫步太空,并挥舞国旗,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这一成就仅用了16年时间。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如下: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
1970年,“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1975年,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第一次实现人造卫星“收放自如”。
1981年,中国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成功发射。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7年,“嫦娥一号”用相机掀开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纱。
2008年,“神州七号”完成空间出舱活动。
2010年,“嫦娥二号”探测月球环境。
2012年,“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载人“太空之吻”。
2013年,“嫦娥三号”成为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2018年,“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来到了月球背面,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
2019年,“长征十一号”首次完成海上发射。
2020年11月,“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送入太空。
中国航天发展目标:
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
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 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本文链接:http://www.tiefuzhen.com/game/202409/13526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天天向上天佑 天佑上天天向上节目是哪一期
1、天佑在《天天向上》的出场是在20180202期。2、这一期节目中,天佑作为嘉宾参与了录制,与主持人和观众分享了他的音乐创作经历和心路历程 [详细] -
盗贼pve天赋 盗贼三系天赋
首先**,本天赋使用范围如下:3、纯PVE玩家,想PVP?买双天赋去吧4、主手慢速拳套副手快速匕首的DZ(参考PPM实测,这个方案比较折中而且可 [详细] -
口袋妖怪红宝石神兽 口袋妖怪红宝石神兽有哪些
关于口袋妖怪红宝石神兽分布图,口袋妖怪红宝石神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口袋妖 [详细] -
天涯明月刀手游礼包 天涯明月刀手游有哪些礼包可以领
1、天涯明月刀手游近期只公布了一个礼包码那就是GTRVUAAEeyPWuAsN,这个礼包码会在2020年12月16日正式过期,所以对于一般的玩家来说还是有 [详细] -
洛克王国草系精灵王 洛克王国草系精灵王怎么配招
1、如果宠物形态是草系精灵王那就无法进化。2、如果宠物形态是金藤宝宝,那就需要6个草系魄力,宠物等级达到20级才能进化。3、第二形态金藤 [详细] -
周星驰御用配音!著名配音演员石班瑜去世:享年66岁
快科技9月18日消息,据看电影官微消息,著名配音演员石班瑜于2024年9月17日上午去世,享年66岁。石班瑜原名石仁茂,绰号石斑鱼,1958年3月9 [详细] -
dnf迷雾缭绕 dnf迷雾幻境怎么进
一、dnf迷雾缭绕任务怎么做dnf迷雾缭绕任务是一项需要玩家在特定地图中完成的任务,目标是找到并击败特定的敌人或收集特定的物品。以下是完 [详细] -
毁灭之融合石 dnf毁灭之融合石哪里爆的
1、类型:魔法石职业限制:全职业通用2、**时,有5%的几率增加100点力量减少100点智力,持续20秒(CD为30秒)3、**列车有可能出,力量职业刷 [详细] -
利刃漩涡 仙剑4百翎洲中怎样到达大漩涡
百翎洲进来后,旁边有储存点,储存之后,可以选择两条路,一条是往左走,要绕比较远的路,路上都是小怪物跟一些杂物,要练一下的可以选择往 [详细] -
爱养成攻略 爱养成攻略详细!!!
1、2049年1月黑街(想与该隐友好度满心的话,这个月就要去森林认识乔伊了)2、2049年6月黑街(这个月可以去商业街见乔伊,不见也可以)3、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