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攻略 >

上市即巅峰!华为智界R7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6000台 (上市即巅峰)

发布时间:2024-09-29 08:14:08来源:网络转载

日前,鸿蒙智行旗下首款轿跑SUV智界R7正式上市。上市仅24小时,该车的大定订单就突破了6000台。据悉,智界R7系列的售价和配置信息如下:

  • 智界R7 Pro:定价25.98万元,提供最高667km的长续航、满血途灵平台和HUAWEI ADS基础版。
  • 智界R7 Max:82kWh电池版定价29.98万元,100kWh电池版定价31.98万元,均提供最高802km的超长续航、满血途灵平台和HUAWEI ADS 3.0高阶智能驾驶。
  • 智界R7 Ultra:定价33.98万元起,提供最高736km的超长续航、双电机四驱和HUAWEI ADS 3.0高阶智能驾驶。

智界R7的外观采用轿跑SUV造型,尺寸为4956mm1981mm1634mm,轴距为2950mm。内饰方面,该车采用家族标志性的游艇式环抱座舱设计,并配备了12.3英寸领航屏。该车还搭载了华为乾崑ADS 3.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前排座椅背部设有华为MagLink魔吸车载接口,可实现车机与平板等设备的联动。值得一提的是,智界R7还配备了业界首创的电吸前备箱。

在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智界R7在今年可能面临亏损,大约每售出一辆车亏损3万元左右。他希望随着产量的增加,能够减少亏损。


2024款飞凡R7 出手不凡! 我的小鹏G6瞬间不香啦

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的现象一直存在,但如何面对“内卷”,厂商们似乎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态度。 这里我大概总结了三个类别:保守派、嘴炮派和实干派。 保守派有些固步自封的感觉,以不变应万变;嘴炮派则是口号喊得响,行动却跟不上;实干派不惧“内卷”,积极参与其中,敢于面对和迎接任何挑战。

2024款飞凡R7就是一款这样的实干派下的产物。 新车焕新而来,携“五项同级之最”、“四大王牌舒适配置”和整车多达129处优化改进,将中大型纯电SUV的门槛直接杀到了18.99万,使其成为20万内唯一纯电中大型轿跑SUV,性价比相当炸裂。 其“火力打击范围”覆盖中大型和中型纯电SUV两个细分领域。 蔚来ES6、小鹏G9和G6、宋PLUS EVQ可以说全都面临这次新款飞凡R7上市所带来的压力。 作为小鹏G6车主,我很羡慕。 而“价格价值双杀”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上市5天,大定锁单量即突破5000台,让所有人都大叹杀疯了。

尺寸 、动力、 风阻系数等多项数据同级别最优

新款飞凡R7相对老款车型起售价直降9万,同时其产品力不减反增,并有多项数据为同级别最优,形成了对小鹏G6、宋PLUS EV等车型的跨级别冲击。

新款飞凡R7拥有同价位最优的“三维”:长宽高4900*1925*1655mm,轴距2950mm。 小鹏G6长宽高4753*1920*1650mm,轴距2890mm;宋PLUS EV长宽高为4785 *1890 *1660mm,轴距2765mm。 在视觉上能直观看出新款飞凡R7和另外两车的级别差异。

新款飞凡R7不仅“个头”同级别最优,“力气”也是同级别最大。 它所搭载的电机能迸发出250kW最大功率和450N·m最大扭矩。 相比之下,小鹏G6电机最大功率 218kW 、最大扭矩440N·m;宋PLUS EV电机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80N·m。 强悍的动力性能,也铸就了新款飞凡R7出色的百公里加速性能,百公里加速仅需5.8秒,表现亮眼。

最后一项你可能会感到意外,没错就是同级最优风阻系数。 新款飞凡R7的风阻系数仅有 0.238Cd,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 作为一款中大型SUV能做到这一点,属实不易。

如果你是飞凡R7老粉丝,对以上信息可能并不会感到意外,因为老款车型同样具备以上的优势。 下面才是新款飞凡R7最大的升级亮点。

湾域驾驶系统 让大尺寸SUV不再和操控性能“绝缘”

以前全尺寸SUV受限于较大的车身,即便拥有超强的动力,其操控性能也就那么回事。 新款飞凡R7搭载了上汽集团耗费10亿元的研发投入,历经3年的试验打磨推出的湾域驾驶系统,一举打破中大型SUV操控性能弱的壁垒,让大尺寸SUV也能有很好的操控性能。

湾域驾驶系统从航空三轴技术理念汲取灵感,采用了全航空理念VMC调校,让搭载该系统的飞凡R7做到急刹少点头、高速变道少侧倾、颠簸路段少晃悠。 从而实现更好开、更舒适的驾乘体验。

首搭飞凡巴赫座舱 人人赞称“飞”常舒服

如果汽车的操控主要服务驾驶者,那么座舱的舒适性就属于全员享受了。 新款飞凡R7祭出了品牌的舒适性王牌“飞凡巴赫座舱”。 新车通过对座舱内听觉、视觉和触觉的感官三维调校,实现优于同级竞品的舒适感。

新款飞凡R7在车内设计上引入了“巴赫座椅”,座椅套根据国人体格特征数据库专门研发,完美契合了国人的身型以及坐姿习惯。 软中带韧的材质对身体起到很好的支撑,可以做到用户口中常说的“久坐不累”。 飞凡巴赫大师方向盘不仅颜值高,同时能够与智驾、智舱场景深度适配,在操控的便捷性上也带来了明显的优化。

同时,新款飞凡R7引入了行业首创的飞凡巴赫沉浸矢量音效技术,这项技术不仅为智能驾驶和导航提示音提供了有方向感的表现,确保声音始终与驾驶者的关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避免驾驶员分神,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飞凡巴赫座舱也赋予了新款飞凡R7媲美豪华车NVH性能。 利用高达95%的隔振率技术,极大地减少了来自车外的噪音和振动。 无论外部环境有多嘈杂,一旦关闭车门并升起车窗,全新飞凡R7的静谧座舱能让你感受到非常明显的反差感。

为了提升驾驶者与车辆之间的交互体验,新款飞凡R7引入了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与43英寸宽幅三联屏,构建了独具创新的RISING MAX 3+1巨幕系统。 在全新一代RISING OS极智交互系统的支持下,AR-HUD、三联屏与智驾信息得以深度融合,使得新款飞凡R7在视觉交互领域遥遥领先。

特别是被“吹爆”的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能够提供 13°x5° 视场角,以及 2K 的超高分辨率,最高亮度甚至达到 nit。 飞凡R7更是先问界M9上车,提前让消费者感受前沿技术带来的全新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入门级车型,新款飞凡R7也支持免费升级21英寸星宇轮毂;免费升级巴赫座舱,包括真皮座椅、四门电吸、座椅通风按摩等;2000元可升级价值万的智能交互包(如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流媒体后视镜等)等权益,让你享受到入门即顶配的感觉。

车探说:在价格和价值两方面实现“双杀”,新款R7正成为20万级市场上中型纯电SUV、传统油车有史以来最强大对手。 仅仅上市5天就已经累计5000辆的订单,在20万级别这个拥有庞大选择空间的市场,这样的成绩也侧面反应了消费者对这款产品的认可。 而这种不怕卷,努力将品价比做到极致的做法,对消费者、对市场都是有益的!

问界M7爆火,智界S7紧跟,车圈下一步卷“含华量”?

“含腾量”这个概念,许多人应该都听过吧?

其实这并非电影圈的独有现象,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圈子里,一个类似的概念正在兴起,那就是“含华量”。

这里的“华”,指的是华为。

问界M7上市50天获得超8万辆的大定订单便是“含华量”影响力最直接的证明!

今天我们就通过6个问题来聊一聊“含华量”,分别是:

1、什么是“含华量”?2、汽车圈谁的“含华量”最高?3、还有谁受益于“含华量”这个概念?4、“含华量”是怎么爆火的?5、华为究竟能带来什么?6、Huawei Inside能否成型?7、其它厂商们会如何应对?

1、什么是“含华量”?

含华量是指华为在某一产品或合作项目中所占的技术、零部件或服务的比例。

这个概念主要用于描述华为与其他企业合作时,华为在合作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程度。 这里的华,指的是华为,含华量越高,表示华为在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越大。

那在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三种模式中,含华量是有所不同的。

零部件模式是最基础的合作模式,华为向厂商供应标准化零部件,充当供应商角色;

Hi 模式下,华为会为车企提供技术支持;

智选模式则是华为与车企共同打造高品质车型,华为在其中的参与程度更高。

不同的合作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含华量。

2、汽车圈谁的“含华量”最高?

这段时间关注度最高的新能源汽车,非新款问界M7莫属,这款车上市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狂揽5万辆大定的订单,热度之高,甚至盖过了比亚迪旗下仰望U8上市。

新款问界M7名声大噪,是因为它搭载了来自华为的鸿蒙3.0智能座舱、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Drive ONE增程电驱平台。 根据余承东的说法,它甚至连生产环节都有华为的深度参与。

可以这么说,这是目前业内含华量最高的车,把问界的标换成华为的菊花标,消费者也不会觉得违和。 火爆的预订情况也证明,含华量这个概念已经正式成型。

3、还有谁受益于“含华量”这个概念?

那么市场上还有谁也将受益于这个概念呢?

首先是阿维塔,它是华为、宁德时代、长安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品牌,最新的阿维塔12将在4季度上市,这款车跟问界M7一样,也搭载了华为鸿蒙车机、华为ADS 2.0高阶智驾系统和华为Drive ONE动力解决方案。

其次则是智界,这是奇瑞与华为合作打造的新能源品牌,首款车型智界S7预计将在11月下旬上市。 这款车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它将率先搭载鸿蒙4.0智能座舱,而它的驾驶辅助和动力系统也是来自华为。

有意思的是,华为与奇瑞4月份就开始合作,当时合作的说法是,打造一款归属于奇瑞星途星纪元系列的车型,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双方就把合作水平从单一车型升级为品牌了。

问界、阿维塔、智界,这是目前与华为合作最深入的三个品牌,其余的厂商,与华为也有不同层次的合作,例如极狐以及吉利几何部分车型搭载鸿蒙车机系统,飞凡R7搭载华为AR-HUD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仅仅是个开始。 除了鸿蒙智能座舱、ADS 2.0智驾系统、Drive ONE动力平台三件套之外,华为手里还有很多诱人的核心零部件,例如光场屏、音响、智能交互大灯等等。

华为自己不上市,但股票市场上有个著名的华为系;

华为自己不造车,但各大厂商围绕“含华量”的暗战已经开始。

4、“含华量”是怎么爆火的?

其实华为与极狐等品牌的合作,早就已经开始了,但在今年9月份之前,含华量这个概念并没有形成气候。那为什么现在突然火爆了呢?

首先,华为确定不造车,以华为的执行力,它说不造车,其它厂商就相信它真的不造了,这给合作扫清了障碍。

其次,含华量概念能够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华”必须有真材实料,而且还要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样才能形成号召力。

目前大多数的汽车厂商都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但有多少客户会奔着宁德时代这四个字去买车呢?

但华为提供的这些核心零部件却不同。 以智能座舱为例,各大厂商不断烧钱,打造出一款比较流畅的车机系统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华为是正儿八经的高端手机玩家,可以直接把智能手机上的成熟经验搬到汽车上,就这一点,其它厂商就很难做到。

再比如,在华为ADS 2.0推出之前,其它汽车厂商在城市领航辅助方面竞争的是什么呢?开通城市的数量,有的是50个,有的是100个。 但华为9月初直接宣布年底前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开放。

这种感觉,就像是当年不少厂商还在争谁的MP4屏幕大,但苹果突然拿出了iphone 4一样。

5、华为究竟能带来什么?

目前华为提供的核心零部件,以鸿蒙系统、ADS 2.0智驾系统、Drive ONE动力平台为主,捎带着还有激光雷达、光场屏、AR-HUD、音响等等,以及未来极有可能上车的麒麟芯片。

华为拿出的这些,都具有同行业一流的实力。 对普通的汽车厂商来说,达到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比较困难。

以奇瑞汽车为例,它自己也能拿出一整套的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但却很少有消费者奔着它的这些方案去买车。 而与华为合作打造的智界S7,却备受关注。

你自己可以造,但你造的达不到华为的水平,这是含华量概念生存的基础。 其实博世等厂商,也是这套生存逻辑。

更重要的是,华为手机回归之后,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会不断制造各种新闻点,而每一次的突破,都会给搭载华为零部件的车型带来一波正向的流量。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有多重要,看看问界就知道了。

6、Huawei Inside能否成型?

我们买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看到一个Intel Inside的标识,它代表着这款电脑搭载了英特尔的芯片解决方案,很多时候,消费者都是先问是不是英特尔芯片,然后再看它是英特尔哪个芯片。

华为也是这个思路,各家都有自己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消费者不太可能给出一个直观的评价,但他们可能会问,这款车有没有搭载华为的ADS 2.0?华为的智能驾驶就是好,这种潜意识一旦成型,含华量的重要性将会大幅提升。

当然,目前真正形成气候的,只有问界M7,而且只有订单,实际销量还有待观察,Huawei Inside能否成型,还要看后续那些高“含华量”的车型能否真的做出成绩。

7、其它厂商们会如何应对?

最近这段时间,新款问界M7智能驾驶的视频不断在网上出现,初步证实,华为的智能驾驶的确有比较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华为在车机融合方面的能力也不用质疑。

这就给其它厂商出了一个难题:到底追求不追求含华量?

客观来说,目前让各大厂商像问界那样全面拥抱华为并不现实。

首先,它们担心“灵魂”被华为占据,毕竟除了电池,华为不能造的已经不多了。

其次,各大厂商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研发成本,短时间内放弃,改投华为,沉没成本太高。

但从长远来看,含华量,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销量。 而且联想、惠普、戴尔等厂商常年使用英特尔芯片,并不影响它们的行业地位;在鸿蒙系统成熟之前,华为手机用的也是安卓系统,但并没有被谷歌夺走灵魂。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厂商遇到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销量上也会承压,穷则思变,那个时候,或许才是Huawei Inside真正成型的时候。

结束语:

现在的华为是“无车一身轻”,到处寻找买家,但想让汽车厂商接受自己,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那么你觉得,谁是下一个全面拥抱华为的厂商呢?

价值500万的华为AR-HUD被飞凡R7卖到了20万内

在国内汽车市场,给产品打上独特的标签早已成了车企们司空见惯的宣传手法。 这样做既能通过夸张的语言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又能迅速将产品的核心卖点展现出来。 比如“500万以内最好的SUV理想L9”以及跟它打擂台的“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问界M9”。

这两款车都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车型,不仅产品定位相同,就连价格区间也大体一致。那么,两款如此相似的车究竟在哪差了“500万”呢?

答案就在配置表里。 通过对比两车配置,不难发现两车最大的差异在于华为科技,而华为科技中最具代表性的卖点则是其倾力打造的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

与只能显示车速、转速等基础信息的传统HUD相比,华为AR-HUD通过加入AR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了代际领先,它更接近我们认知中的“裸眼3D技术”,将前挡风玻璃化为集科技感、安全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智能信息屏,以全新的视野开创了驾乘新体验。

但搭载了华为AR-HUD的问界M9售价在46万元以上,无法让大众消费者享受到华为科技带来的红利。 不过,市面中有这样一款车型,不仅搭载了华为AR-HUD,还将起售价压到了18.99万元,它就是——飞凡R7。

飞凡R7定位于纯电中大型SUV,长宽高为4900mm/1925mm/1655mm,轴距为2950mm。 从车身尺寸来看,飞凡R7对标的是各家旗舰车型的车身尺寸,比如小鹏G9。

让人意外的是,2024款飞凡R7上市后,将中大型SUV的价格门槛从25万+压到了18.99万元。 这样一来,同等价位下飞凡R7的竞争对手就变成了小鹏G6。

两者对比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小鹏G6定位于中型SUV,自然比不上飞凡R7的空间优势。 而更大的空间意味着更好的驾乘舒适度,对家庭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不得不承认,飞凡R7制定的错位竞争策略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做法。

在20万级的纯电市场中,飞凡R7拥有同级最大的车身、最强的电机功率、百万豪车同款的AR-HUD、最低的风阻系数和最快的零百加速,再加上较老款车型129处的整车改进,飞凡R7足以叫板这个区间内任何产品。

除此之外,飞凡R7身上还有一个明显的标签,它是目前20万级汽车市场内唯一拥有华为AR-HUD的车型。

正如上文所说,华为AR-HUD改变了传统HUD显示信息有限、导航作用不足等缺点,但由于目前搭载华为AR-HUD的车型较少,导致它在实际中的应用还需要车企自己开发。

而飞凡R7无疑是华为AR-HUD实际应用中的“高材生”。

它做到了以华为AR-HUD为中枢核心,完全打通智舱的43英寸宽幅三联屏与RISING OS极智交互系统1.4.0以及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为用户带来业内领先的3+1超视觉智能交互方案。

假定在繁忙的周一,你驾驶着一辆飞凡R7从家驶向公司。 由于交通拥堵,车距过近、变道、车道偏离等现象时有发生,幸好飞凡R7的AR-HUD与智驾系统、汽车传感器进行了高效协同,及时将车况和路况等信息显示在了前挡风玻璃上,才让你的神经不那么紧绷。

穿过一个十字路口,拥堵状况有所缓解,你将车速提高了些。 这时,前方AR-HUD突然出现了危险隐患预警信息,你小心翼翼的降低车速并观察四周,这才发现不远处有个行人正在横穿马路。

行人离开后,你松了口气,继续往工作地点开。 途中要经过两个三岔路口和一座立交桥,复杂的道路状况让你叹了口气,这时你发现视野中出现了动态的鱼骨箭头图标,原来是AR导航在为你指路,让你通过最优的道路抵达目的地。

穿过前方那个隧道,离工作地点就不远了,你不经加快了车速。 但驶入隧道的那一刻,昏暗的环境还是让你有些不适应,但没想到AR-HUD比你适应得快,它在1s内完成了亮度调整,令出行的安全系数更高。

终于抵达公司,你领到了外出拍摄的任务。 但没想到出门时,天空飘起了雪花,你兴致勃勃地拉着同事一起乘车外出。 却没想到被雪花盖住的障碍物险些让你的车辆打滑,幸好智驾系统及时将障碍物提示信息显示在了AR-HUD上,才让这场小小的意外有惊无险。

行驶到中途,AR-HUD显示当前电量不足,你通过飞凡R7 AD-HUD提供的POI信息服务与实景叠加,找到了距离最近的充电站,并在之后使用此功能找到了餐厅和途中经过的景点。

一天的拍摄结束了,你驾驶着飞凡R7继续行驶在路上。 这一天,因为有了飞凡R7的参与,才让你的出行不那么糟糕。

同时,作为较为前沿的智能配置,华为AR-HUD对于车辆智驾水平、车型设计能力和成本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至百万级的仰望U8,下至40万的问界M9,能够成功搭载上华为AD-HUD的车型凤毛麟角,但飞凡R7成为了这个“例外”,它在有限的成本下打破了高端配置的价格门槛,为大众消费者争取了更多利益。

据官方消息,2024款飞凡R7上市仅两周大定定单就突破了单,这一方面展现出了纯电汽车市场对飞凡R7的热情,另一方面也给予了不断改进的飞凡R7极大的肯定。

12月20日,飞凡汽车X陆毅X交个朋友直播1小时意向线索收集突破1千单。 另外,飞凡R7上市后的周销量数据也在不断更新,目前仍处于环比增长的态势中。

在订购飞凡R7的消费人群中,华为AR-HUD的选装率超过了80%。 由此可见,飞凡R7的出现对华为AR-HUD的热度提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当然,作为华为AR-HUD的载体,飞凡R7也凭借着智能舒适的高阶体验以及同等价位下的至高性价比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

花20万元的价格享受百万级的豪车待遇,飞凡R7的推出重塑了20万级中型及以上纯电SUV的传统认知,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了科技平权带来的好处。

在价格和价值双双拉满的情况下,飞凡R7成功“翻红”,成为了当前20万级纯电SUV市场消费者购车的绝佳之选。

本文链接:http://www.tiefuzhen.com/game/202409/13529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